环保亲子营 - 垃圾不是一“扔”了之

2016年8月14日是一个普通的周日,但对于参加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志愿伴我行亲子营”的家庭来讲却非常特别,他们在

成都根与芽的带领下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垃圾去哪儿”环保之旅。

跟随“成都榜样”了解成都垃圾填埋场  

活动的第一站是成都市固体废弃物处置场,去往目的地的路上根与芽的老师们介绍了成都市居民生活垃圾的基本情况:目前

成都市每日产生生活垃圾约1.2万吨,2014年垃圾清运量仅次于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城市。垃圾最后去向哪里呢?是如

何被处理的呢?这是今天带领小朋友们和家长们了解的问题。

随着盘山公路,我们慢慢进入了垃圾填埋场区域,大家透过窗户看到了大片大片被黑色膜覆盖的土地,而下面其实就是我们

的生活垃圾。“这个黑黑的区域真的好大啊!”车里回荡起大家一声声的惊叹声。

荣获成都市优秀市民的杰出代表“成都榜样”奖项的田金和老师在目的地等着我们。田老师是一位长期在垃圾处理一线工作的

填埋场污水处理班的老工人,1980年进入环卫系统工作的田老师,出身环卫世家,见证了几十年来成都市生活垃圾的变化。


 

田老师告诉我们:成都市固体废弃物处置场建成于1993年,是成都市唯一一座垃圾卫生填埋场,也是西南最大的卫生填

埋场,当时预计使用20年,但随着垃圾量的增加,垃圾填埋场提前告磬,不得不进行扩容。

“填埋场上的管子是用来排出填埋气体和收集垃圾渗滤液”,面对小朋友指着场地中一个有一个的管子,田老师耐心地回

答道,“活垃圾成分复杂,尤其是有机质垃圾容易腐烂分解,就会产生易燃易爆的甲烷气体,为了防止垃圾山爆炸,必须得

将气体导出,另外有机质腐烂分解,同时也会产生液体,并且因为混合填埋的垃圾,成分复杂,产生的液体含有重金属等

有害物质,变成了高腐蚀有毒有害的垃圾渗滤液,并需得收集处理,防止污染地下水。”

 

 

原来“扔”垃圾那么容易,但处理起来却要费那么多的麻烦事儿啊!

      上午的参观,让每个家庭第一次看到了垃圾处理的不易,对环境的影响,还有填埋场工人的付出与努力。


      下午的环保学习坊上,来自根与芽社区绿聚人项目的志愿者何叔叔,运用富有成都特色的散打评书,生动有趣的向大家

介绍了成都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以及个人怎么行动起来保护环境。何叔叔的环保散打评书,给参与的家庭带来了很多

启发。


      环保学习坊最后环节,亲子营的家庭在根与芽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家庭垃圾减量讨论,每个家庭都想出了在家庭中减少

垃圾产生的办法,从减少塑料袋使用,拒绝购买包装浪费的产品等等,这些一条条垃圾减量小妙招,简单易行,贴近生活,只

要每个家庭能坚持一两条,都能产生积极的变化。


减量小妙招

厨余垃圾中的果皮可以做成生活酵素;

茶叶、咖啡渣可以作为养花的肥料;

购物时自带购物袋,不买塑料袋;

告诉爸爸不吸烟;

铅笔用到不能写为止;

用过的塑料瓶可以插花;

不穿的旧衣服可以擦玻璃;

少开汽车,多坐公交或地铁